Archive for 未分类

教宗论圣乐

教宗论圣乐(2011-06-07 10:13:58)[编辑][删除]
标签: 礼仪生活文化
目前,令人深恶痛绝的事情,就是非圣乐,甚至是流行音乐侵入教会神圣的礼仪,践踏、亵渎天主的工程。

教宗再次强调圣乐在礼仪中的重要性,以保护礼仪的神圣,帮助我们正确地对待礼仪中的音乐。

圣乐发展要忠于传统并给予礼仪尊严

刊登日期: 2011. 06. 01

标签连结 : 歌咏团, 圣乐学院, 额我略圣歌

为庆祝宗座圣乐学院创立一百周年纪念,教宗本笃十六世在致圣座教育部长泽浓枢机主教的信函中表示:「教会是礼仪真正的主题,为此,圣乐必须能带动民众主动参与,回复礼仪的祈祷、庄严和美丽的意义。」

当前流行音乐可能对礼仪产生负面影响,而在一个世纪前则是歌剧的韵味影响礼仪,因此当时教宗庇护十世决意不让圣乐被那些不能相称表达出音符与神圣礼仪意义间密切关连的乐谱所取代。

在信函中,教宗本笃说:「为此,教宗庇护十世于一九一一年创办圣乐高级学校,二十年后教宗庇护十一世将它提升为宗座圣乐学院。」信函解释:「教宗庇护十世之所以着手进行的『深入改革』,因为他察觉教会需要有一个圣乐教学与研究中心,能将教宗的指示以忠实并胜任的方式,传达给作曲家、歌咏团指挥和礼仪专家。」

教宗本笃十六世强调,他认为「特别珍贵」的一面是,即使在今日自然的演变中,仍然可以发现「教会在礼仪圣乐训导方面的基本连续性」。

他写道:「在近代,教宗保禄六世和若望保禄二世都重申圣乐的宗旨和传统的基本准则,那就是祈祷、庄严和美丽的意涵;完全遵照礼仪的本文和姿势;带动信众的参与,也因此要能合情合理地适应当地的文化,同时保有普世性。」

他续说:「额我略圣歌该具有优先的地位,它是圣乐最高的典范,同时也该明智地重用其它的表达形式,尤其是复调乐曲,这些都是教会的礼仪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再就是歌咏团,尤其是主教座堂歌咏团的重要性。」

然而,教宗也提到:「我们必须始终自问:谁是礼仪真正的主题?答案很简单:教会。」他明确地说:「不是个人或团体在举行礼仪,礼仪主要是天主通过教会的行动,礼仪有它的历史、丰富的传统和它的创造性。」

教宗本笃指出:「礼仪因着健康的传统与合法的发展两者间保持的正确和不断的关系而存在,圣乐也是如此。」

最后,他说:「要始终牢记大公会议的教父们明确强调的这两个概念,它们相辅相成,因为传统是个活生生的事实,在其自身内包括发展和进步的原则。」

Benedict XVI Underlines Continuity of Sacred Music

Says Tradition Rightly Lives Alongside Progress

VATICAN CITY, MAY 31, 2011 (Zenit.org).- Benedict XVI is underlining the continuity of sacred music that stretches back to the “authentic and glorious tradition” begun by St. Gregory the Great.

In a letter address to Cardinal Zenon Grocholewski, grand chancellor of the Pontifical Institute of Sacred Music, the Pope called the centenary of its foundation an “important event,” and a “reason for joy for all the cultivators of sacred music.”

Placing the foundation of the institute in context, the Pontiff recalled that Pius X founded the institute in 1911, eight years after publishing an instruction on sacred music issued “motu proprio,” titled “Tra le Sollcitudini” (Among the Cares).

With the instruction, Benedict XVI recalled, Pius X “carried out a profound reform in the field of sacred music, returning to the great tradition of the Church against the influences exercised by profane music, especially operatic.”

The German Pope continued: “This masterful intervention needed, for its realization in the universal Church, a center of study and teaching that could transmit, in a faithful and qualified way, the lines indicated by the Supreme Pontiff, in keeping with the authentic and glorious tradition that goes back to St. Gregory the Great.

“Hence, in the span of the last 100 years, this institution has assimilated, elaborated and transmitted the doctrinal and pastoral contents of the pontifical documents, as well as of Vatican Council II, concerning sacred music, so that they can illumine and guide the work of composers, of chapel maestros, of liturgists, of musicians and of all formators in this field.”

Benedict XVI then highlighted the “essential continuity of the teaching on sacred music in the liturgy.”

Even modern Popes, he continued, such as Paul VI and John Paul II, reaffirmed “in the light of the conciliar constitution ‘Sacrosanctum Concilium,’ […] the end of sacred music, namely, ‘the glory of God and the sanctification of the faithful,’ and the fundamental criteria of Tradition.”

He noted several elements of the Tradition of sacred music, such as “the sense of prayer, of dignity and of beauty,” “the primacy of Gregorian chant, as supreme model of sacred music,”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schola cantorum.'”

Benedict XVI said the more traditional forms of sacred music have been “considered expressions of a conception that responded to a past to be overcome and neglected, because it limited the liberty and creativity of the individual and the communities.”

“However,” he countered, “we must always ask ourselves again: Who is the authentic subject of the liturgy?”

“The answer is simple, the Church” the Pope answered. “Not the individual or the group that celebrates the liturgy, it is first of all the action of God through the Church, which has her history, her rich tradition and her creativity.”

“The liturgy, and consequently sacred music,” the Pontiff explained, “lives from a correct and constant relation between healthy ‘traditio’ and legitimate ‘progressio.'”

Benedict XVI then urged the institute, “on the basis of these solid and sure elements, to which are added an age-old experience,” to continued “with renewed impetus and commitment your service in the professional formation of the students, so that they acquire a serious and profound competency in the different disciplines of sacred music.”

“Thus,” he concluded, “this Pontifical Institute will continue to offer a valid contribution for the formation, in this field, of the pastors and lay faithful in the different particular Churches, fostering also an adequate discernment of the quality of the musical compositions used in liturgical celebrations.”

Leave a comment »

弥撒中三重举扬

最近,一位年长的神父对我说:“你举扬圣体时举得太低了。我求求你举扬圣体时,要举得高一些。”本人非常理解老神父的想法、做法及说法。他所接受的教育以及受到脱利腾的影响,抱怨本人圣体举得太低,实在不足为奇!而且,据了解,到目前为止,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举祭的司铎,举扬圣体过高,十分普遍。
最近,拜读的how not to say(如何正确举行弥撒)礼仪新书,使我想起弥撒中所谓的“三次举扬”,高度不一样,意义也不一样。
第一次就是司铎拿起面饼、葡萄酒,念上主万有的天主……《弥撒经书总论》说:主祭在祭台上双手将它们稍微举起即可(参阅141)。
第二次就是举扬圣体、圣血。文件的要求,依照各地习俗,向信众显示圣体(参阅150,179)。若理解没有偏差的话,显示一定不是象目前十分普遍的高举。这是不正确的做法,很多司铎以为是对的,以为要这样做。老神父抱怨的背景就是由于梵二前做拉丁背向教友的弥撒,所以,要把圣体举得很高,教友才会看到;而且,中世纪的教友有一个不良的习惯,以瞻仰圣体代替领圣体,甚至跑好几个堂区,为了看举扬圣体。可是,我们知道我们现在生活的是在梵二后,不再是拉丁,而是地方方言语;不再是背向教友,而是面对面。因此,文件说,显示是对的,正确的。

第三次就是主祭念圣三颂。文件说:“高举”(151)。因此,这次是最高的,这才是基督受举扬的时刻,也是关键的时刻。
或许为某些人而言,注意这些细节是无聊的事情,但真正从礼仪的角度及神学而言,是非常有意义,只是我们不明白要表达的意义。教宗在《爱德的圣事》中提到,庆祝的艺术(ars celebrandi)很可能要司铎把礼仪的意义及美感充分地表达出来。

Leave a comment »

为什么不“主与你们同在”

昨天,因邢主教之邀,在徐家汇主教府与上海教区的神父分享一本即将面世的礼仪新书:how not to say mass,《如何正确地举行弥撒》。 分享的内容,分为三部分,共90分钟。

1、感恩祭中的标记

2、主礼的角色

3、司铎应尊重梵二后感恩祭的结构

分享结束后,一位铎兄一本正经地对我说,我们弥撒中不应该说:“愿主与你们同在”,应该说“主与你们同在”。或许是我说不可以,说得太快了,我没有问他的理由和原因。 其实,弥撒中所用经文、动作都蕴藏着深意与神学思想、圣经传统等,撇开这一切,就象这位铎兄所言的:“主与你们同在”比“愿主与你们同在更好”。 于是,我说拉丁原文是:Dominus vobiscum (sit)。这是拉丁文虚拟式的表达法,只不过省略了动词 esse虚拟式的第三人称(sit),表达一种希望与愿望。 再者,我解释了英文中对称的翻译The Lord be with you. 稍懂英文的人都知道,这是英文may The Lord be with you的省略。 接着他问,拉丁和英文均可省略,为什么中文不能省略“愿”呢? 我答复说,意义完全不一样。 1、愿主与你们同在,表达一种希望、愿望以及主基督亲临于举行礼仪的团体更加明显。此外,表达希望、愿望的“愿主与你们同在”也是一种祈祷,使每人都得到感恩祭的效果,好使人人都能皈依,加深与天主、基督的关系。 2、主与你们同在,不是愿望,是事实的陈述。主礼不可能知道这是不是真的。因为,主礼不知道他们灵魂的状况,即不知道是否处于恩宠的状态。 此外,前者亦具有圣经的基础。正如波阿次对收割的仆人所说的:“愿上主与你们同在”。这种表达在圣经中比比皆是,“愿上主祝福你们”……(户6:24-26)。耶稣复活后对宗徒说:“愿你们平安”! 最后,不管怎么样,前者是官方正式的翻译,司铎没有权力随意修改,退一千步讲,“主与你们同在”将来有可能成为弥撒中的致候用语,在没有经教会批准之前,只能使用前者,这是每位司铎应有的态度。

Leave a comment »

耶稣与圣神

耶稣与圣神
教会传统以老鹰喻为若望福音的象征,说明若望福音神学思想的深度。
今天的读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今天的读经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1、耶稣回归父家;2、圣神的角色。
1、耶稣回归父家
耶稣带着使命从天父那里来——a Patre, from the Father,当他完成父交给他使命的时,他回到父那里去,ad Patrem, to the Father.
今天的诵读提到了这样的事实:“虽然他是天主的独生子,却为了我们而成为象我们一样的人,使我们成为他的弟兄。他现在带着人性到他天父前,为能借他而吸引所有的弟兄。”
2、圣神的角色
虽然,若望福音没有被喻为圣神的福音,但在若望福音中,圣神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若望笔下的圣神非常重要,因此,圣史在第一章中就提到圣神以鸽子的形象降下,后来在第三章、七章等等,都指出圣神的角色,说明圣神的重要性。
同样,今天的福音也提到圣神的角色。“他必要教训你们一切,也要使你们想起,我对你们所说的一切。”圣神的角色不但引导、圣化,而且感动人相信基督。圣神引导了保禄及巴尔纳伯传扬福音,使人归依基督;圣神感动吕考尼雅的吕斯特辣、德尔贝人相信保禄及巴尔纳伯所传扬的福音,相信基督、接受了基督。这是圣神的工作,因为,圣保禄说:除非受圣神的感动,没有一个人能相信、呼喊耶稣基督为主的。(格前12:3)。
今天的福音为我们有何启发呢?
1、我们象耶稣一样有朝一日要回到父那里。今天的集祷经这样祈祷:“……使我們在變幻的現世中,一心嚮往真福的所在,”天父是我们人类大家庭的方向与终点。我们如今尚在旅途中,当我们完成天主交给我们的使命时,我们也要回到父家,如同耶稣一样。你是否正走在迈向天父的路上呢?
2、圣神的工作就是引导、圣化及感动。今天你是否随从圣神的引导、圣化及感动呢?

Leave a comment »

Culmen et Fons

Culmen et Fons

Leave a comment »

Hello world!

Welcome to WordPress.com. This is your first post. Edit or delete it and start blogging!

Comments (1) »

生命诚可贵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1965年,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瑞士摄影师伦纳特·尼尔森拍摄的正在发育中的胎儿照片,一时之间引发巨大轰动。几天之内,胎儿发育照的完整印刷版便售出800万份。虽然40多年过来了,但这些照片给人的震撼并没有随着时间流逝而有稍减。  


  5周大的胎儿。此时的胎儿只有大约9毫米长。面部正在发育,嘴巴、鼻孔和眼睛正在形成。

 
 

10周大胎儿眼睑半闭

 

 

 

 

10周大的胎儿。此时的眼睑半闭,几周内会完全闭合
 
 
 
 

16周大的胎儿。小家伙用手探索自己的身体以及周围的环境。

 

 

 

 
 
此时的胎儿已可以抓拉长长的脐带,骨骼主要由软骨构成,血管透过薄薄的皮肤,清晰可见
 

 

18周大的胎儿。此时的身长大约在14厘米左右,能够感知到来自外部世界的声音。

 

 
 
 
20周大的胎儿。此时的身长大约在20厘米左右,小脑袋上长满胎毛。
 
 
 
 
 
 
 
 
 
 
 
 
 
 

Leave a comment »

博友们

各位博友,本博客近来因刚回国探亲访友相当繁忙,因此,未能及时更新博文,请见谅并关注更新的博文!
主佑

Leave a comment »

礼仪改革的基本原则

礼仪改革的基本原则

 

不少的基督徒怀念梵二会议前的礼仪,并津津乐道地谈及弥撒礼仪是那么神圣、隆重等。 主礼面后十字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诵念着教友无法明白的弥撒经文,所以,教友只好一边念玫瑰经,一边“望”弥撒。毫无疑问,教友在弥撒中不是真正的参与者(active participants),而是旁观者(silent spectators)。

梵二会议礼仪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改变这种现象,使教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参与者。礼仪是天主赐给教会以及其子民的礼物,应加以善用。教宗若望二十三世说得好:礼仪不应成为博物馆里的文物,而是教会活生生的祈祷。

因此,大会在礼仪改革之初,为了信友灵性的裨益,拟订了一些原则:

 

A、总体的原则

 

1、礼仪是实现耶稣基督司祭的职务

大会强调基督是礼仪的中心,他借着死而复活的逾越奥迹,回到了天父的怀抱,并因此而成为生命的赋予者。基督死而复活的奥迹在教会的圣事中得以延续,因此,圣事成了敬礼、朝拜天主的奥迹。因为,在礼仪的庆典中,基督死而复活的奥迹再次在时空中临现(礼仪6#),所以,逾越奥迹成了整个礼仪的心藏。因此,礼仪的庆祝不再停留在最起码主义的有效性上,也不单单停留在外在的形式上,而是关心聆听、回应、分享圣事、追念基督奥迹,感谢天父的会众。

 

2、礼仪是教会生活的高峰和泉源

礼仪庆祝是教会最神圣的行动,尤其是感恩祭。教会与感恩祭密不可分。感恩祭建立教会,教会以感恩祭表达自己,正如教宗在《活于感恩祭的教会》的通谕中所说的一样。教会在合法牧者的主持下,围绕着同一的祭台,不断地在圣体圣事中汲取灵性的滋养。在这种意义上而言,没有感恩祭就没有真正的教会。所以《礼仪宪章》指出:礼仪不但是教会生活的顶峰,而且超越其他的一切。教会没有其它的行动可与之相比。

 

1、积极并主动参与礼仪

这是会议的主旋律,梵二会议对礼仪所做的一切皆是以此为目标。改变的语言、圣乐、读经等均是为了信友的益处,为能更好地参与礼仪,明白所举行的礼式。

积极、主动参与礼仪包括信友回应、对答、唱歌,但也包括神圣的静默。虽然大会强调积极、主动、有意识地参与礼仪,但不能成为我们随心所欲改变或增添礼仪的借口。不少牧者和教友,为了使信友更积极地参与礼仪,不择手段,任意在礼仪加添非官方的“娱乐活动”,美其名曰,是帮助信友理好地参与,其实是亵渎、糟蹋神圣的礼仪。前不久,Cardinal Aranze来参加菲国亚洲主教会议时指出,教友来是为朝拜天主,不是搞娱乐活动。

 

2、表达教会的共融、合一

当天主的子民聚集在一起,参与同一的圣事,围绕在同一的祭台举行礼仪时,就是教会最圆满的表达,教会便成了“合一共融的圣事”。因此,团体的礼仪庆祝优先于个人的礼仪庆祝,如主日的弥撒应优先于某人的生日弥撒,换言之,主日是团体的庆祝,个人的庆祝则破坏团体的和谐。其实,这也是教会古老的传统:Stational Mass,就是所有的教友在四旬期或某节庆日等参与由教宗在大殿(Basilica)举行的弥撒。

当然,梵二后礼仪对合一的表达与特利腾的有些不同。过去曾要求“划一”(unification)千篇一律,可以说是静态的表达;现在是合一(unity)倾向于动态的表达。

 

3、保持优良的传统,开拓新的发展(礼仪23#

历史在前进,教会在发展,礼仪也有其可变的元素。若有标记及仪式已过时,不能表达教会年轻的面貌时,则有改变的必要,如脱利腾弥撒的繁文缛节,但不可改变教会不可变的,如圣体圣事的材料:面饼和葡萄酒。

总之,对于传统,我们尊重、珍惜并保持不动具有历史价值的遗产(patrimony);对于可变的部分,教会当局会明智、慎重地加以分辨。

 

B、操作/运作原则

 

1、语言

 

直到梵二会议止,天主教会西方礼,除了使用希腊文举行礼仪外,一直使用拉丁举行礼仪,而且只有拉丁才可以合法地举行礼仪,因此,拉丁语视为是神圣的语言,教会官方的语言。但梵二毅然地改变了使用长达十几世纪的拉丁语,取而代之是本国的方言。每个地方均可以自己的方言举行礼仪,使信友Pray the Massnot pray during the Mass,并使他们能明白领会其中的意义。虽然,我们不能肯定地说各方面一定都会受到影响,若现在还是以拉丁语,不用其他语言,举行弥撒的话,毕竟滋养了世世代代的信友,但可以肯定地说,信友不可能会像今天一样主动、积极地参与礼仪。

 

2、天主的圣言

若过去曾忽略天主圣言的重要性,那么,梵二后的今天,礼仪的中心便是天主的圣言。没有天主的圣言,没有礼仪庆典可言!

想一想便可知,脱利腾时代,我们是否可以在弥撒中找到象今天一样如此丰富的读经安排?主日、节日有三篇读经,平日及庆日各有两篇,而且在常年期内,单数年和双数年,读经一也有所不同。脱利腾时代,弥撒中的读经年年如此,选读旧约的部分少得实在可怜!

 

3、圣乐

礼仪的特性及美要求有圣乐的伴同,因为圣乐增添祈祷的美感和甜蜜,促进心灵的合一,使礼仪更加隆重,但是圣乐不是来自己外在的某些东西,而是礼仪本身自然的流露。

虽然如此,但不是所有的歌曲可以在弥撒中使用,教会官方推崇的是《简易的罗马升阶集》或《罗马升阶集》或 Jubilate Deo 或主教团已批准的在礼仪中使用的歌曲。如今,弥撒中的歌曲泛滥成灾,与梵二的初衷大相径庭,实属惋惜!

 

梵二深思熟虑后,凭着这些原则,迈出了礼仪改革的步伐,可谓是用心良苦、煞费苦心。若我们对梵二的礼仪评头品足的话,实在是辜负了梵二会议的一片苦心。

Leave a comment »

谦虚的等级

 

圣本笃院长在《会规》中提到谦虚有十二个等级。

1、遵守天主的诫命。从不忽略天主的诫命,反而在心中常怀敬畏之情。

2、寻求天主的旨意,而不是自己的意愿(若638)。

3、以爱天主出发,效法基督服从长上 (斐28)。

4、逆来顺受,接受一切的痛苦(玛539),不管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

5、一个隐修士谦虚地向院长告明自己内心所有的过错。

6、一个隐修士乐意接受一切辱骂和伤害并认为自己在岗位上是一个卑微及无用的仆人(咏7322-23)。

7、能承认自己是个可怜的人,并深深相信。这样的人,他将像先知们一样谦虚,并说:“至于我,成了微虫,失掉了人形;是人类的耻辱,受百姓的欺凌”(咏227)。

8、一个隐修士遵守隐修院普通的规矩或听从年长隐修士的要求。

9、遵守静默,除了被要求问问题外。

10、克制大笑与轻佻,因为“愚昧人笑,是放声大笑;聪明人笑,是低声微笑(德2123)。

11、说话温和、不喧嚷,简洁有度。

12、内心与外在的谦虚。不管在祈祷室,还是在隐修院或花园;不管外出旅游还是在田里;坐或立或走,他应常想思己过,低头,并常想象自己在天主面前受审。他也常应俯首承认自己是一个罪人(路1813)。

攀上第十二级谦虚高峰的人,将明白天主圆满的爱是那么朴素和自然。

 

 

Comments (1) »

门徒的特征

门徒的特征

 

耶稣的门徒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耶稣亲自的邀请

在犹太拉比的传统中,门徒选择老师;但在耶稣的事例中,不是门徒选择老师,反而是耶稣亲自选择他们(谷117 214)。耶稣拣选门徒的主动性总是先于他们选择耶稣。同样,耶稣要他们悔改、宽恕如同他们获得宽恕一样,耶稣也要求他们生活要具有怜悯和仁爱。

2、耶稣召叫的包容性

他们来自不同的阶层。在跟随耶稣的人中有些是税吏和罪人(谷215),包括一些妇女(路82),虽然,福音的作者没有称这些妇女为门徒。这是因为在耶稣的时代,在希伯来文和阿拉美语中没有阴性门徒的词汇,希腊文的福音在这一方面也继承了犹太人的这种传统。路加在宗徒大事禄(936)中的确用了阴性的门徒,Matheria,但不是在福音中。或许因为他不愿改变已经约定俗成的福音传统。那么,耶稣有没有女门徒呢?有,但不是称呼上,而是事实上,如拉匝禄的姐妹。

3.成为耶稣的门徒意味着彻底告别过去,包括个人和习俗。所以他们抛弃一切跟随耶稣(路511 957-62;谷1021)。他们离开了自己的老家庭加入了耶稣建立的新家庭: 1029-30. 若我们足够留意这两节福音的话,我们会发现在第三十节中省略了“父亲。”这种省略是非常有意义的。“父亲”表示家长,父权的统治。在旧社会中,家长统治一切,决定一切。但在耶稣成立的新家庭中,人人一样,没有人在另一人之上,统治他人。

4、耶稣的门徒不同于拉比的门徒

拉比的门徒关心的是学习并传递自己从老师那里所学到的。耶稣的门徒却有共同的职务,耶稣派他们出去医治病人,驱逐魔鬼,宣讲天主的国(谷67-13;路102-12)。

5、耶稣的门徒分享了耶稣服务和爱他人的生活

他们要与他人分享他们所有的(路630),要坐末位并服侍他人(谷935)并愿意种种的侮辱和诽谤(51238-42)。换言之,他们要像耶稣一样爱他人。这种要求的彻底性源自于耶稣基督本人(谷834-35)。

Leave a comment »

圣多明我,为我等祈!

这是前不久在圣多玛斯大学的小堂里拍摄的一张照片。该照片表达了圣人母亲的经验以及圣人的使命。圣人的母亲在怀孕期间,感到自己所怀的像一只嘴巴里叼着火炬的小狗。待产时,好像一只嘴里衔着火炬的小狗从胎中冲射出来。圣人的使命的确像一把火炬一样照亮了世界、教会和信仰。他不但宣讲福音,而且维护信仰,以玫瑰经攻斥了当时的亚尔比冉异端。

 

今天的礼仪教导我们向天主祈求两项恩宠:

1、献礼经中这样说:天主给我们恩宠,宣讲并维护我们的信仰。

宣讲是基督给每一个基督徒的使用和命令(玛2818-19 1615)。维护信仰自然成为我们的责任与义务。圣人以自己的言行宣讲信仰,击败异端,维护信仰,成了我们基督徒的楷模。虽然,我们的社会没有圣人当时的那种异端,但是,我们却生活在各种不tong的“异端”中——物质、消费主义、享受、快乐主义、俗化主义及无神主义(Materialism, HedonismSecularism and atheism)。我们的信仰也受到时代的挑战与考验。因此,我们要祈求天主给我们恩宠在当今的社会宣讲信仰,维护信仰。

2、领圣体后经中这样祈求:天主帮助我们为你而活 (Help us to live for you), 非常美! 圣人的一生是这祈祷的写照。他时常祈祷,常常同天主交谈,只同天主交谈,除此之外,很少谈论其他的事物。他身体力行、以自作则,无论到哪里,总是带着《玛窦福音》及《保禄书信》。反省我们的生活,真是羞愧难当!我们为物质、为金钱、工作、为有房子、车子、妻子而活,总之不是为天主而活。从今以后,愿我们每人都能为主而活!

Leave a comment »

礼仪的举行

礼仪的举行

最近有机会与罗神父见面,虽然——由于其他的原因,匆匆忙忙,相互寒暄数语便打道回府了,但是有几句话我印象很深刻。罗神父当时说道:礼仪不是教友搞坏了的,也不是修女,而是神父。虽然不完全是,但是有一定的道理。

前段时间对中国留菲学生团体的礼仪做了一些反省,并把反省的内容通过邮件交给了该团体的负责人——一位相当热心的女青年。该反省的内容中添加了一些教会的文件,如礼仪宪章、教理、罗马弥撒经书总论2002以及200811圣礼部颁发的《论领圣体时的降福》一文。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讲,此文件不是真正官方的文件,因为是答复个人的质疑,但或多或少说明/反映了目前教会的态度。

出于我意料之外的是,她居然置之不理,一点都不在乎。据说她仍我行我素。她的理由是:1、其他的神父都没有说,尤其是耶稣会的神父,因为她们都在耶稣会的地方举行礼仪,而且还那样做,如领圣体时降福。罗神父的话果然不错,礼仪是神父搞坏的,神父们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最近我听说,首都北京的礼仪也乱得一塌糊涂,不伦不类,面目全非。一位修士还告诉我,送圣体员居然在送圣体时象神父一样举手降福前来接受祝福而不领圣体的人。幸亏有些教友已经注意到礼仪失去了神圣性,并呼吁返璞归真。

2、关于投射读经内容的问题,她们说,没有什么关系。因为:1、很多的堂区都把读经的内容投射出来;2、她们说罗神父在香港推广礼仪,印发了很多礼仪用书,教友在弥撒中也使用,言外之意是说,罗神父也这样做,难道错了吗?我的答复是说:去年曾与罗神父一齐献祭,当时记得没有投射读经的内容。所以我就说,罗神父弥撒中没有投射读经的内容以及礼仪的经文。而且,罗神父也说过,那些礼仪用书本来是弥撒前做准备和弥撒后再做祈祷用的。罗神父作为中文界的礼仪学者,他不可能不清楚礼仪上这些基本的原则,只是教友的做法远离了罗神父的初衷。

我清楚地知道,在乎礼仪的人不多,尤其是神父们,只有那些热爱礼仪、忠于教会的一小部分人像“恐怖分子”一样指出被滥用了的礼仪的不对之外,别无他求,旨在维护礼仪的神圣。

 

Comments (3) »

东方礼与东正教

问题1:拉丁礼的天主教与东方礼的天主教是否有实质的区别?
问题2:教友可以参与东正教的弥撒吗?他们不是裂教吗?
答复:
由于两个问题有关系,故一并予以答复。
首先,拉丁礼和二十多个东方礼的天主教会不存在分歧的问题,但的确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这些不同在同一的天主公教会内表达不同的特性。最明显的不同莫过于外在的不同。东、西的教会使用不同的仪式举行弥撒、圣事及圣仪。
一个外人在那些有东正教会的地方,如拜占庭、科普特和印度,的确很难分辨两种不同的礼仪。不过,东方礼的天主教和东正教明显的区别在于:东方礼的天主教在感恩经中提到教宗。与拉丁礼的教会比较,东方礼教会的区别在于内在的组织。如宗主教或总主教的领导角色,选举主教的方法或在某些场合有已婚的司铎的临在的是显而易见的。但这些的不同,不会造成信仰上的分歧或与教宗首席权(伯多禄继承人)的共融。因此,教友可以在任何一方参与弥撒,领受圣体,满全罢工瞻礼日的要求。虽然在参与礼仪前没有正式的要求,但可使用古老的原则:“入乡随俗”(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因此,一个想参与东方礼的拉丁礼的教友应该知道东方礼的基本的习俗及要求并做适当的调整及适应。如,大部分东方礼在礼仪中都是站立的姿势,祝圣体圣血也不例外,拉丁礼的教友应该尊重这种传统。有些甚至在领圣体前有严格的守斋规定,拉丁礼的教友应该跟着做。经常参与东方礼的不能使一个教友成为东方礼的教友,如同一个东方礼的教友常常参与拉丁礼不能自动地成为拉丁礼的教友一样。若要正式、永久地成为任何一方都需要正式的手续。
 
至于,东正教的问题就有些不同了。虽然,他们享有宗徒的传承(apostolic succession)和七件圣事,但是他们不享有与罗马完全的共融。虽然如此,天主教不认为他们是正式的分裂教派。从天主教的立场来看,一个不能参与天主教弥撒的教友,若他希望,可以参与东正教的弥撒并领受圣体。同样,一个东正教的也可以在天主教东、西礼领受圣体和其他圣事。这种的参与,从来不是强制性的,往往是自由的;甚至在罢工瞻礼之日,也是自由的,不是必须的。不过,不是所有的东正教都接受这个看法,有些人对互领圣体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教友们应尊重个别教会能接受的,不能强加自己的想法及做法于他人之上。

Leave a comment »

Tempus per Annum

Tempus per Annum,就是我们目前礼仪节期中的常年期。

1969年圣礼部颁布教会礼仪年及年历总论(43-44)的指示,常年期可分为两个阶段:

除了那些各自独有的特性外,每年有3334周,在这一段时间内,虽不具体庆祝基督的某个奥迹,然而却庆祝基督所有的奥迹,尤其是主日。这样时期的称之为常年期。

常年期从16日主日后的星期一开始直到圣灰瞻礼前的星期二为止;又从圣神降临节后的星期一开始到将临期第一主日前的第一晚祷为止。

的确,梵二前也有所谓的礼仪节期,但是具体的安排与称呼却迥然不同。如主显节后,旧称主显节后的第一主日,二主日等。又如在封斋期四旬期——前有所谓的Septuagesimasexagesiam and quinquagesima,本身的意义为,第七十天,六十和五十天,在礼仪中表示复活节前的第七十天,六十和五十天,即旧称封斋期前的第三主日、二和一主日。再如,圣神降临后的主日节称圣神降临节后的第一、二、三主日等,按现在的安排,圣神降临节后,就是常年期第二阶段的开始,故以常年期第XX主日而称呼之。

但是,梵二前礼仪年的安排及其结构蕴藏着很深的神学意义。上世纪末,澳国的礼仪先驱—Pius parsch,在其著作《恩宠的教会年》中指出:圣神降临节后的主日具有不同的意义。就其读经的内容而言,可分为三个阶段:A、医治的奇迹。集中在基督医治病人的奇迹上,以此表达主日感恩祭圣化的行动。B、天主之国对世俗之国,从圣神降临节第七至十四主日。教会要我们意识到,在此流亡涕泣之谷,该寻求天主的国。CParousia,等待基督的第二次来临,第十五主日至第二十四主日。就弥撒祈祷经文的意义而言,可分为信、望、爱三超性之德。第一至第六主日,以爱为主题;第七至第十二主日,以信为重点;第十八至第二十四主日,当然以望为中心。

我们现在的礼仪节期安排及结构是否依旧保持着原来的神学意义,就不得而知了,值得我们大家探讨。特别邀请Edward et Michael做这方面的神学研究和探讨。

Leave a comment »

神父总是不知所措/左右为难,因为

记得当年在修院的时候,曾经看过俄国著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泰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在书中,他一言道破了家庭的现象和事实: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与我们常说的:家家有本难的经,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实,每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做神父的更是如此!某日,我们用餐时,本堂神父提及看过一篇名为A priest is always wrong because的文章。由于好奇心的驱使,终于在网络上找到了全文,此乃功夫不负有心人也。拙译如下,以飨吾友!

 

神父总是不知所措/左右为难,因为

如果他准时开始做弥撒,(教友就会说)神父的手表快;

如果晚了一分钟,(教友就会说),神父老让教友等;

如果他的道理长了一点,教友就会说,神父太无聊了;

若太短,教友就会说,神父没准备。

如果他出有,神父太奢侈了;

若没有,神父落伍了。

如果他外出家访,神父总是外出;

如果不家访,神父不理教友。

如果他向教友募捐,神父要钱;

如果不向教友募捐,神父太懒,太自负。

如果教友告解稍长一些,神父太慢;

如果快一点,神父敷衍了事。

如果他装修圣堂,神父浪费钞票;

如果不装修,神父使教堂烂掉。

如果他跟年青人在一起,神父忽略了老年人。

如果他和妇女在一起,神父是花花公子;

如果他和男教友在一起,神父不正常;

如果他年轻,神父没经验;

如果年纪大了,神父应该退休。

只要他一息尚存,总有人比神父强;

但是他死了,却无人能取代他

 

 

 

A priest is always wrong because

If he begins his mass on time, his watch is advanced;
If he begins a minute later, he keeps people waiting
If he preaches too long, he makes people get bored;
If his homily is too short, he is unprepared.
If he owns a car, he is luxurious;
If he does not own one, he does not go with the times.
If he goes out to visit families, he is always out:
If he does not, he has no time for them.
If he asks for donations, he is a moneymaker;
If he does not do it, he is too proud and lazy.
If he takes time in the confessional, he is too slow;
If he makes it too fast, he has no time for his penitents.
If he renovates the church, he throws away money;
If he does not do it, he allows everything to rot away.
If he is with the youth, he forgets the old.
If he is seen with women, he is a playboy;
If he goes with men, he is not normal;
If he is young, he has no experience;
If he is old, he should retire.
As long as he lives, there are always people who are better than him;

BUT IF THE PRIEST DIES….THERE IS NOBODY TO TAKE HIS PLACE!

 

Comments (1) »

基督圣体圣血节

 

1.   本节日的起源

基督圣体圣血节是西方教会常年期中四大庆节之一,另外三个,即天主圣三节、耶稣圣心节和基督君王节。这四个节日都是在公元一千后加入教会年历的。

基督圣体的庆节源于第十三世纪。当时,比利时奥斯定修会的儒丽安修女在1209年的神视中看到,一个发光的圆形月亮,但其中有一个黑点;耶稣告诉她说,此黑点表示在整个礼仪年中,缺少一个敬礼圣体的庆节。在修女的要求下,她的神师罗伯特主教在1246年第一次把此节日引入自己的教区。后来,到来1264年,当时是该教区六品的雅格班大利雍(Archdeacon Jaqueu Pantaleon,)即日后的教宗吴尔班四世,颁布诏书订立此庆节,敬礼至圣圣事,并定于五旬节八日庆期后的星期四,最后推广到普世教会。据说,教宗邀请当时著名的圣多玛斯编写了本节日的弥撒与日课经文。

教宗吴尔班颁布诏书后两个月就逝世了,因此,他所订立的圣体节实际上并未在各地实行。以后在教宗克来孟五世(1221~1312)以及教宗若望二十二世(1317)的督促下,此庆节才普遍被接受。

此节日的庆祝也包括主基督宝血的奥迹,称为「基督圣体圣血节」。1849年,教宗碧岳九世由流亡中重返罗马,为感谢主基督,诏令普世教会于七月一日庆祝耶稣宝血节。其实,耶稣圣体与耶稣宝血本是同一奥迹,应在一起庆祝。因此,礼仪年以及年历总论的指引指出,说:「基督至圣圣体节同时也是对主耶稣基督之至尊宝血的庆典,如同在弥撒与日课的经文中,以及教宗吴尔班于1264年订立此庆节的诏书中所显示的。」因此七月一日的「耶稣宝血节」就被取消了。

有人注意到,基督圣体圣血节所纪念的奥迹,实际上已在圣周四举行。因此前者似乎是一种重复。但是我们要了解,圣周四的庆祝事实上是三日庆典的开始,与圣周五耶稣受难日紧密地连在一起,因而不能以毫无拘束的欢乐心情,来庆祝圣体圣事的伟大奥迹。所以在常年期间订立一个特别的庆节,对此圣事表达我们的欢欣、赞颂、感谢,并使我们更深入地瞻仰此圣事的奥迹,这也是很适当的。

2. 本节日的礼仪

本日的弥撒专用经文所表达的神学思想深受圣多玛斯的影响。他在其神学巨著(Summa Theologica)中曾分析圣体圣事的三重意义:对过去,它是对基督苦难与真正祭献的一种追念;对现在,它是我们与基督合一、以及彼此合一的圣事;对将来,它使我们提前分享天主性的幸福。这三层意义依次表现在

1.    集祷经中:「祢藉此神妙的圣体圣事留下了你苦难的纪念……」,

2.    在献礼经中:「愿我们奉献的饼酒,带来的教会和平和合一……」,

3.    在领圣体后经中:「主,祢在圣体圣事给了我们祢的体血,作为我们现在分享你生命的标记,愿我们来日更圆满地分享之。

今年弥撒的读经一(出廿四3-8)叙述梅瑟给天主献祭,以牺牲的血洒在祭坛上和人民身上,表示天主与人订立盟约。这是耶稣在十字架上流尽宝血,代人与天主订立新盟约的预像。读经二(希九11-15)说明耶稣为新约的中保,祂不是以牛羊的血,而是以自己的血,为我们赎罪牺牲,使我们获得永远的救赎。福音(谷十四12-16;22-26)描述耶稣如何在最后晚餐时,订立了新的祭献,用祂的身体作我们的食粮,用祂的血 ── 新约的血 ── 作我们的饮料。

Leave a comment »

领圣体(Communio)

弥撒中,主礼领主后,教友也列队前往至圣所并在祭台前领受圣体,这正是弥撒原有的目的,如同天主经中所念的:求祢今天赐给我们日用的食粮,圣体可谓是基督徒的日用食粮。
在公元四世纪前,这不但是教友们的习惯,而且,教友领圣体的频率比举行的弥撒次数更多,因为只有在主日举行弥撒。因此,教友不但在弥撒中领受圣体,而且把圣体带回家,以便在没有弥撒的日子领受圣体。这一习俗在埃及有很长的历史,特别是旷野中的隐修士(monks and hermits)。
到了第四世纪,当教会享有宗教自由后,领圣体仅限于弥撒中领受,因为领圣体是弥撒礼仪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领圣体的教友非常多。但到了第六世纪初,教友领圣体的数目急剧下降,所以,金口若望抱怨说,你们来到祭台前—参与弥撒,不领圣体,何益之有?法国的高卢也是如此,因此主教会议规定,教友一年最少要领三次圣体:圣诞节、复活节和圣神降临节,并且不断地重复这样的规定。后来,又加上圣周四。到了加洛林王朝时代,教会规定教友应该每个主日领圣体,尤其四旬期的主日。此后,从第八世纪开始一直到拉特朗(1215)会议,教友领圣体的次数不超过本次会议所规定的,即在每年的复活节领受圣体,但在隐修院仍保持以前的习惯。时过境迁,到了中世纪末,兴起了渴望经常领圣体的一股新热潮,这种新热潮也得到特利腾大公会议的支持,教宗庇护十世完全同意并推广之。正如我们老要理问答所念的:教会盼望教友天天领圣体。
总论提到了领圣体的方式:1、可以站或跪着圣体。其实,教会一开始,领圣体的方式是前者,即站立的姿势领受圣体。圣体栏杆以及圣体布,都是后期的发展。在十一世纪至十六世纪期间,西方礼的教会,才规定要以跪的姿势领受圣体。不过,现在没有这种规定,总论提到主礼不能因为教友跪或站的原因而剥夺教友领圣体的权力(参阅160号)。2、手领或口领。总论提及两者均可,但是在领圣体圣血时,只可以使用后者的方式(参阅160号)。教会从历史中得知,手领的方式比口领的方式有更悠久的历史记载,耶路撒冷的圣济禄在教理讲授时说:把左手放在右手之上,形成一个宝座,好使右手欢迎、领受圣体。
虽然如此,总论却严禁教友擅自取用圣体(参阅160号)。记得两年前赴圣地朝圣时,主礼居然要求教友自己拿取圣体并领受圣血,这种现象绝对有违教会的教导,并且不应该再次发生。感谢天主,迄今为止,我们国内尚未有类似的现象发生。
最后,总论对领圣体的歌曲也做了一些规定,但主教团或教区主教可以规定一些适合领圣体时唱的歌曲。

Leave a comment »

擘饼礼(Fractio panis,83)

大家互祝平安之后,主礼擘/掰一小块圣体搀合在圣血中,为表示在救赎工程中主体、血的合一,亦即耶稣基督生活及光荣之身体的合一。此外,也表达圣事的共融(格前10:16天主教教理 950)。
这一行动(fractio)是主耶稣最后晚餐中的动作之一。自宗徒时代始,这一动作(Breaking of the Bread)就是感恩祭的代名词(宗2:42-46)。总论也强调,只有神职和执事可以执事这一动作。
在主礼擘饼时,信友可以咏唱或诵Agnus Dei.这歌曲很可能起源于东方礼,因为在东方礼仪中,羔羊(Agnus)指既基督又圣体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用法。在西叙利亚礼中,擘饼时也有类似的歌曲提及“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在西方礼中,这歌是在第七世时由叙利亚籍的教宗(Sergius)一世(687-701)加入弥撒的,如,垂怜曲、光荣颂以信经都是后来加入弥撒的。因为,当时是相当东方化的时期,因此,罗马深受影响,尤其是叙利亚。
此歌指向临在在圣体中的基督,他向天父奉献了自己,作为赎罪祭。很可能,在第九世纪中叶,就有了唱三次的规定。不过,今天,这不再是硬性的规定了,可以反复多次唱,直至这一部分礼仪的结束,但通常以赐给我们平安结束(dona nobis pacem)。
 

Leave a comment »

平安礼(82)

借着主礼:主耶稣基督,你曾对门徒说,我将……的祈祷,教会为自己和整个人类大家庭向天父祈祷。信友们则借着平安礼,表达信友之间的友爱和教会的共融、合一。
主教团可以定夺互祝平安礼的具体方式,如:鞠躬、握手等!那么主礼仪如何向信友行平安礼呢?主礼可以和辅礼人员互祝平安,但是他应常常留在至圣内(总论154),以免影响圣祭进行(tamen intra presbyterium remanens,ne celebration turbetur),换言之,主礼不应离开至圣所。记得前几年,在互祝平安时,主礼常离开至圣所,来到信友中间,向他们以握手的方式互祝平安,按总论的要求,这样的“习俗”应予以纠正。不但如此,更不应该在此时,做一些与弥撒无关的事情。
去年曾在某一学校为学生们举行主日的弥撒,在互祝平安后,学校的礼仪负责人对我说,你先坐下来等等,因为还有…于是他们开始放轻音乐,然后,要求学生把自己写的信交给父母;之后,要求父母把信交给自己的孩子。不要说花了不少的时间,整个现场混乱(in chaos)的程度可想而知,把礼仪的庆祝——基督的奥迹,沦为人间的儿戏,绝对不应该。幸亏,这是第一次,而且事先不知道,也是最后一次。感谢天主,本人的教区不会发生类似的情况。
 

Leave a comment »

领圣体礼(80-89)

 

这是圣祭礼部分的第三部分,由四小部分组成:天主经、平安礼、擘饼礼、和领圣体。

总论首先鼓励教友在弥撒中领受圣体圣血 (85281-284),圆满地表达生命之粮和救恩之杯。虽然,就已习惯仅领圣体的教友而言,兼领圣血在牧灵的处理有一定的难度,但并不表示完全不可能实现,通过礼仪的讲解以及实行兼领圣血的前的准备,这些牧灵上的困难是可以克服的。

 

天主经则指出:圣体圣事是我们的食粮(panis cotidianus),并指出圣体圣事与罪过赦免的关系,这可能隐含了金口圣若望所说的:洁净罪过(purificatio a peccatis)。

总论也详细地提出如何举行祈祷:主祭诵念(念或唱)天主前的导言、主祭和全体信友诵念天主经、主祭诵念天主经后的:Libera nos:上主求你,拯救、最后全体诵念:天下万国,并以此结束天主经。

弥撒和日课中的天主经非常有意义,其基本的意义在于:继承了教会古老的传统:每天三次诵念天主经,即:早、晚日课和弥撒中的天主。

Leave a comment »

Veni Sancte Spiritus

圣神,请来!

这是今天读经二后,福音欢呼前的继抒咏。以前对这歌曲的作者曾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是教宗依诺三世,有的说是法国罗伯特国王,有的则说是教宗大额我略。今天,学者们普遍认为,凯特贝雷斯德望朗特总主教(Stephen Langton Archbishop of Canterbury 1228)是本歌曲的作者。他是当时出名的神学家,我们现有圣经的章数是他划分的,是他的杰作。

拉丁原创的歌曲结构、文法非常优美、流畅。歌曲一共有十段,每一段有三行,每一行有七个音节,并且,每三行均以“ium”结束,相当我们诗词中的押韵。

Veni(来)用了四次,Da(给)用了四次,指出圣神六个不同的称呼,并有六次直接向圣神祈祷。整体而言,本歌就是指出:圣神,请来,充满你信徒的心。中文的翻译虽很优美,但没有表达原有的结构和风格。比如,Veni——来。在本歌曲中,意义非常重要,非常丰富。这词的历史和人类一样古老。在基督降生之前,以色列的子民常常渴望默西亚的来临。如同默西亚一个普通的名字就是:他就是要来的那一位。正如我们在福音中看到的,若翰派自己的徒弟询问他是不是要来的那一位(路718-23)。第一代基督徒就借了这词表达对第二次来临(parousia)的渴望。正如天使对宗徒们说的:加里肋亚人,你们为什么站着望天呢?这位离开你们,被接到天上去的耶稣,你们看见怎样升了天,也要怎样降来(宗111)。我们也得知,初期的基督的祈祷常常以“玛拉纳他”结束,即,主,请来!在将临期第二阶段(十二月十七至二十四日)的特别谢主曲的对经中,也用这词来表达对基督的到来,拯救我们的渴望。因此,本歌中反复使用veni,来,意义不外就是表达我们渴望圣神的到来。这不是说,圣神还没有来,而是提醒我们注意他的临在,他的工作。可惜,中文的“降临”没有圣经和礼仪所具有的意义。

 

 

Latin text

English version

Veni, Sancte Spiritus,

et emitte caelitus

lucis tuae radium.

Veni, pater pauperum,

veni, dator munerum

veni, lumen cordium.

Consolator optime,

dulcis hospes animae,

dulce refrigerium.

In labore requies,

in aestu temperies

in fletu solatium.

O lux beatissima,

reple cordis intima

tuorum fidelium.

Sine tuo numine,

nihil est in homine,

nihil est innoxium.

Lava quod est sordidum,

riga quod est aridum,

sana quod est saucium.

Flecte quod est rigidum,

fove quod est frigidum,

rege quod est devium.

Da tuis fidelibus,

in te confidentibus,

sacrum septenarium.

Da virtutis meritum,

da salutis exitum,

da perenne gaudium,

Amen, Alleluia.

Come, Holy Spirit,

send forth the heavenly

radiance of your light.

Come, father of the poor,

come giver of gifts,

come, light of the heart.

Greatest comforter,

sweet guest of the soul,

sweet consolation.

In labor, rest,

in heat, temperance,

in tears, solace.

O most blessed light,

fill the inmost heart

of your faithful.

Without your divine will,

there is nothing in man,

nothing is harmless.

Wash that which is unclean,

water that which is dry,

heal that which is wounded.

Bend that which is inflexible,

warm that which is chilled,

make right that which is wrong.

Give to your faithful,

who rely on you,

the sevenfold gifts.

Give reward to virtue,

give salvation at our passing on,

give eternal joy.

Amen. Alleluia.

 

 

圣神,请你降临,

穷人的慈父,请你降临!

心灵的真光,请你降临!

你是心灵甘饴的宾客;

在劳苦中,你是憩息;

在悲痛时,

你是万福的真光,

没有你的助佑,

求你洗净我们的污秽,

求你软化顽固的心,温暖冷酷的心,

求你将七种神恩,赐给你的信众。

永享天福,阿们!

从高天放射你的光芒。

恩宠的施主,请你降临!

你是良善的施慰者;

你是甜蜜的凉荫。

在酷热里,你是清风;

你是慰藉。

求你充满你信众的心灵深处。

人便一无所有,一无是处。

灌溉我们的干枯,医治我们的创伤。

引导迷途的人。

求你赐我们修德的能力,善生福终,

阿肋路亚!

 

借此今天的礼仪,复活期也划了上圆满的句号。教宗也在伯多禄大殿主持今日的弥撒,弥撒非常隆重,庄严神圣。我注意到教宗常俯首、默观这伟大的奥迹。值得一提的是,信友祷词中,有一个意向是用中文念出,英文旁述的。

 

圣神,请来,充满你信徒的心!愿天主圣神充满“访问”本博客的朋友。

祝大家圣神降临节快乐!

 

Leave a comment »

圣三颂(doxology)总论79

这是感恩经中最后的一个因素,它表达了双重的意义:主祭向天父献上赞颂,教友则以‘阿们’肯定,并以此作为感恩经的结束。
总论指出,这是主礼的祷词,教友不可以同主礼一齐诵念(236号)。不少神父“美其名曰”:为了教友更好地参与(active and full participation),邀请他们一齐诵念或咏唱。这是严重的违规行为,同时,也是误解、曲解(misunderstand and misinterpret)梵二会议所谓主动、积极参与礼仪的意义。的确,梵二鼓励教友主动、积极参与礼仪(礼仪宪章14),但是,这不是说教友在礼仪中可以“无所欲为。”会议清楚地指出,这种主动、积极参与礼仪是通过,如:聆听、坐、立、回应、歌唱以及静默等实现,并没有要求教友参与主礼的行动。不过,客观来说,导致教友与神父一齐诵念圣三颂的现象,不是由于教友的关系,而是神父的原因。神父邀请他们那样做。
再举几个误解和曲解会议要求的例子。不少的堂区使用显示屏和LCD,用电脑投射读经的内容,目的是为了帮助教友。显然,这远离了了礼仪的精神,首先,礼仪要求我们“聆听”天主的圣言——听,而不是看;其次,要求把注意力投射、集中在读经台——elevated place.现在把读经的内容投射出来,一破坏了“聆听”的幅度;二注意力不是在读经台,而是在显示屏。这与主动、积极参与礼仪的有过而无不及,可谓背道而驰!
总论指出,教友们应在同一台的弥撒中领受圣体(85号),表达主动、积极参与礼仪。试问,有多少堂区是这样做的呢?有多少教友领受的圣体就是他们所参与的同一台的弥撒呢?又有多少神职在同一台弥撒中,把所祝圣的圣体分送给教友呢?君不见,不是经常从圣体柜里取出来的吗?前几天,几位堂区神父讨论为什么送圣体员,既然可以分送圣体,为什么不可以从圣体柜中取圣体呢?尚且不谈可以不可以。总论的原则是,教友应在同一台弥撒中领受圣体,因此,就不存在从圣体柜中取圣体的问题。
 
 

Leave a comment »

共祭者的手势

在共祭弥撒中,总论对共祭神父的手势也有统一的规定。
总论指出,第一次呼求圣神(epiclesis)时,共祭者向祭品伸出双手,如第二式感恩经:上主,你是实在是神圣的……总论没有具体说明手势应怎么样,仅说:Manibus ad oblata extensis, with hands extended toward the offerings. 由于,这里是呼求圣神,因此,使用epiclesis gesture是理所当然。不过值得注意的是:manibus,是双手而不是一只手,除非共祭者手中拿着礼书,不便伸出双手。
然后,是祝圣叙述:除了低声和主祭一齐诵念祝圣经文外(这是我的身体…),同时也伸出右手。学者们对此手势有不同的看法,有些说应手心向下——覆手式,有的说不应该,应是手心向上,因为 “这”是指示代词,是一种邀请。但在讨论的过程中,大会回应说既不是手心向下(palm downward),也不是手心向上(palm upward),而是palm sideward,就是“斜式手掌”(Documents on the Liturgy,no。1810.J.notes),可以肯定的是,这与有效性无关。虽然如此,当局没有确定规定应是什么样的手势,我们期望再次修改总论时,会有明确的规定。
之后,主祭高声宣告:信德的奥迹。不少执事高声宣告:信德的奥迹,这是不对的(参阅总论151号)。
然后是共祭和主祭一齐伸开双手,如以第二式感恩经为例:伸开双手念:「上主,因此我们纪念基督的圣死与复活……」(Memores igitur),及「我们恳求祢,使我们分享基督的圣体圣血……」(Et supplices)。很多人共祭者却不如此。此外,当主祭念「至于祢的仆役、我们罪人……」(Nobis quoque peccatoribus)一句时,所有共祭者捶胸 (224)。总之:共祭者在祝圣圣体前后的手势:就是覆手、伸手以及祝圣后的伸手,具体请参考总论214-236。
 

Leave a comment »

共祭(concelebration)

或许,现在我们对共祭并不陌生,并以为那是理所当然的(take it for granted),其实不然。
共祭是梵二会议的创举,是梵二会议给当今教会的一个礼物。的确,我们可以在历史找到共祭的痕迹,早期教会也有所谓的共祭,如祝圣神父或主教,但不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共祭,不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共祭。
梵二后的共祭是经过历了“千辛万苦”的过程,这此过程中可以看出教会/教宗以及主教们的用心良苦。1963年,意大利著名的礼仪学家(Cipriano Vagaggini神父)开始研究共祭的问题。1964、3、15有专门的小组研究讨论共祭的问题,这小组由不同的专家组成。后来  “共祭小组”的报告得到了梵二会议的肯定,最后在1964、6、26由小组的主席——枢机主教呈给教宗。教宗同意并要求他们先做“试验”(experimental celebration)。
此后,先后在六个不同的地方/隐修院(abbey)举行共祭弥撒:罗马的安瑟莫、西班牙的莫安特瑟拉特、法国的安克而克特、比利时的马立得索而、德国的玛利亚拉阿克以及美国的圣若望隐修院。共祭的弥撒准许一个月举行七次,共祭的神父或主教限定在二十人之内,并围着祭台;弥撒之后,他们要向大会上交一份报告,指出优缺点。此后,有不少的主教向教宗要求,同意他们举行共祭弥撒,如一些年长生病的神父,一些修会团体或大学,教宗都一一允许同意了。同年的9、14日教宗亲自在罗马大殿举行共祭弥撒。此后,请求教宗同意举行共祭弥撒,来自世界各地的要求络绎不绝、纷至沓来。同年的十二月初,教宗召集了大会的秘书们,并要求他们结束共祭弥撒试验的阶段,准备、出版共祭弥撒礼书。十二月二十日修改的礼书寄给二十八位专家审察,同时要求他们在次年的一月五日之前呈交一份共祭弥撒新问题的报告。在众多专家的努力下,共祭弥撒的法令终于在1965、3、7日公布了,并于4、15圣周四生效。
当然,这过程要比我们想像的难得多、复杂、困难得多。梵二后的共祭弥撒来之来易,让我们珍惜梵二会议带来的礼物!

Leave a comment »

住在基督内

如果我问:你们现在住在哪里,你们可能会说,神父我们住在苏卡特(Sucat)、Bicuntan(皮古堂)、Manila(马尼拉)。你们的回答都没有错,这也表示你们住在不同的地方。
不过,今天的福音告诉我们,我们住在哪里?应住在哪里?应住在哪里呢?那就是“住在基督内”,这里我们共同的住处。“住在我内”(μεινατε εν εμοι)是本日福音关键的词汇,出现八次,这说明这很重要。福音不断地强调我们要住在基督内,让基督住在我们内。那么,这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讲,就是与他亲密结合,勤领圣体,寻求他的旨意。“恶其所恶,好其所好”。
那么,如何“住在基督内”呢?非常巧合,我们可以在读经二中找到答案。读经二告诉我们住在基督内的方法。圣若望说:那遵守他命令的,就住在他内,天主也住在人内,即天主的诫命,基督新的诫命——爱的诫命。因此,住在基督内的方法就是遵守天主的诫命。
为什么作者要我们住在基督内呢?1、因为,没有基督我们一无所有,一无所是,一无所能。Christian without Christ is nothing。结果如何呢?干枯了,因为没有基督的生命,因此被投入火中, 2、圣史给我们指出,结果实(Bearing much fruit),爱德的果实。结果实是本日福音另一关键的词汇,一共出现六次。这也可以说是圣史强调住在基督内的原因。
让我们扪心自问:我住在基督内吗?我遵守天主的诫命,爱的诫命?我在生活中结爱德的果实了吗?

Living in Me

If I ask where you are living now,some of you might say I am living in Sucat, Father,other may say I am living in Bicutan,still others Manila.
However, today’s Gospel tells us where you should live, where you live, where is it? Living in Christ, that is, we should live in Christ; that is where we live. “Live, abide or remain in me” is a key phrase in today’s Gospel. It occurs eight times in all. It means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evangelist to live in Christ, or let Christ live in him/us. What does it mean? It means to say that we have to seek God’s will and receive the Holy Communion frequently, and love what God, Jesus loves, and hate what Jesus hates etc.
How to live in Christ then? It is so coincident that we can find the answer in the second reading. It tells us the means to live in Christ. St. John says: “All who keep his commandments abide in him, and he in them, and by this we know that he abides in us, by the Spirit which he has given us.” That is, to keep God’s commandments and Jesus’ new Commandment; this is the way to live in Jesus Christ.
Lastly, why live in Jesus Christ? Once again, the Gospel shows us the answer:
1. Because without Christ, we are nothing, we can do nothing. That is why people tend to say that Christian without Christ is nothing (Christ-ian I am nothing). Far worse is that it will be burnt if one does not live in him. “If a man does not abide in me….fire and burned.”
2. Bear much fruit. This is another principal phrase, which occurs six times in this Gospel. Jesus says unless you live in me, you can bear much fruit; otherwise you can not.
Let us reflect on our own lives by asking these simple yet meaningful questions: Where am I living now? Do I live in Jesus? Do I keep God’s commandments? Do I bear fruit of charity in my life?

Leave a comment »

礼仪问答

 

非常抱歉,还是没有网络,故不能及时更新博文!请原谅!

上周礼仪栏目的问题非常实用,请看…

问:在一些大的场合,弥撒中有三或四个共祭的主教,也有很多神父共祭,如祝圣执事、神父,或祝圣新教堂落成典礼,或欢迎新主教和宗座大使。献礼经后,当共祭的主教们围着祭台时,那么协助主教的执事就不可能站着主祭的主教旁边了;此外,当主祭的主教就座时,执事也就不可能坐在主教旁边,因为,共祭的主教坐在主祭的主教旁边。还有就是在有数位主教共祭的弥撒中,主祭的主教在弥撒结束时邀请所有的主教和他一齐降福教友,这是合乎礼仪吗? 请指点迷津?
 教授回答说: 执事在弥撒中协助主教是突出主祭主教角色的一种方法。虽然,他们的位置应靠近主教,但不一定就在主教的两旁;尽管共祭的主教们应有一个的更明显、更好的位置,但是他们不应该坐在主祭主教旁边。

在念感恩经时,执事应站立在共祭者的后边。不过,共祭者不应该妨碍执事在弥撒中执行其职务,即使是主教也不应该如此。如果祭台的空间很小、很挤,那么有一个执事在祭台协助主教就好了。

教宗通常在星期三的三钟经后,邀请所有在场的主教一齐降福教友,但是他从来没有在弥撒中邀请主教们与他一齐降福教友。因此,主祭的主教邀请共祭的主教一齐降福教友是不正确的礼仪习惯,因为那是属于主礼的行动。

问: 关于诵念日课:有些地方,开始念简短读经时,说:“恭读XX圣经”,并在读经结束时念:“天主的圣言”。显然,在日课的总论中已有清楚的指示,说,不需要念“天主的圣言。” 也有不少的地方,有人在读经台上读了圣经,在读经结束时,也没有念天主的圣言。根据总论,哪一种方式是对的呢? 由于没有清楚地说明,有时,也制造了不少麻烦和混乱。

答: 日课的读经不需要任何的致候词或恭读XX圣经之类的话语,因为在日课中简单地读出圣经,这是习惯。由于读经后的对答句是对简短读经的回应,所以,读经员在读经结束时也不用念“天主的圣言”。

问: 弥撒中福音的结束词。意大利语版的读经集中,福音后的结束词是“基督的话”。我们中有些神父在意国学成归来后,回到了我们自己的国家——孟加拉国,他们也使用同样的结束词,包括在这里的意籍神父,在读完福音后,就说“基督的话”(Word of Christ)。我们的教友感到十分困惑。请澄清哪一个是对的,“天主的话”,抑或“基督的话”。

答: 其实,意大利语版有读经集福音后的结束语是“天主/主的话”(The Word of the Lord)。其他读经后的结束语则是“天主的话”(the Word of God)。这不同的翻译则带出拉丁“Verbum Domini”的双重意义,这也可以从教友对不同的读经的回答看出来。不过,需要澄清的是,没有人可以私自改变已批准的礼仪经文,不管他在哪里学习过。

问: 据我所知,执事可以降福。但是,如果在念日课时,主教、神父均在,那么执事降福大家对不对呢?

答:除非有其他的原因,主教比神父优先,神父比执事优先。如果有神父在,执事不应该降福教友。
教授的回答,就是我不久前提到的“礼仪中优先的原则”。

Leave a comment »

感恩经的组成要素及结构 (总论79)

这些天来没有网络,好不容易找到地方更新博客!


 

感恩经是整个弥撒圣祭的中心和高峰,其组成的基本要素包括:

1. 感恩:主礼以全体子民的名义向天主献上感恩的祈祷,感谢他所赐的种种恩惠,特别将感谢天主救赎之恩,这尤其在颂谢词中表达得淋漓尽致。

 

2. 欢呼:信友偕同天上神圣同声欢呼,咏唱圣颂,表示共同参与感恩的行动。

 

3. 呼求圣神: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行动:教会呼求天主,以圣神的德能圣化我们所呈上的礼品,使之成为基督的圣体圣血,使领受的人获享永生。

 

4. 建立圣事的叙述及成圣体圣血经:藉此耶稣最后晚餐的言语和行动,重现祂从前所作的感恩祭献,并嘱咐门徒:“你们要这样做来纪念我”——建立圣体,永留人间。

 

5. 纪念:借着纪念经文,表示我们遵照耶稣的命令,纪念祂在最后晚餐所言所行,尤其纪念祂为人受苦受难、死而复活的奥迹。

 

6. 奉献:借此教会在圣神内把纯洁无玷的牺牲——基督奉献给天主圣父,虽然奉献的是耶稣基督,但是也要我们学习把自己同耶稣一起奉献给天父。

 

7. 求恩:表示我们是与整个教会,天上的和地上的教会一起举行感恩祭,同时为生者、亡者祈祷,使他们获得救恩。

 

8. 最后光荣颂:是感恩经的结束,表示此一聚会的团体、也是整个教会,经由基督,在圣神内向天主圣父献上感恩和赞颂之祭。会众欢呼「阿们」表示对整个感恩行动的认同、赞许。

以上所列举的各项要素,并非指感恩经必须遵守的结构顺序,每一感恩经在排列各项要素时,遵从其内在的动力,使各项要素彼此连接,和谐地表达出感恩祭的主要意义。

 

通常在感恩经中,颂谢词指出感恩的动机和理由,进而联合整个教会,偕同万有向天主欢呼,赞颂祂的神圣伟大。以后一步步地透过圣神的圣化能力(呼求圣神圣化),完成献给天主的祭品(成圣体圣血),以纪念耶稣的自我牺牲,以及祂的复活和光荣的升天(纪念),之后再为生者、亡者祈求天主(求恩),使他们也能分享感恩祭所带来的救恩。如此,我们把我们的感恩、赞颂、纪念性的祭献、求恩的祈祷融合在一起,经由基督、在圣神内奉献给天主父(结束赞颂词)。

新编感恩经第二式和第三式的结构基本上显然是根据此一方向形成的。但是这两式新感恩经仍未摆脱罗马感恩经(旧有 Canon,今感恩经第一式)的模式。因此这两式仍可称为罗马式感恩经。

第一式感恩经在结构上,各要素或部分之间,缺少内在的连贯性,尤其每一段经文后的「阿们」,使人感觉到此感恩经是由不同性质的经文所组合,而性质相同的经文反而被分割为两部分,分别置于成圣体圣血前、后。其主要优点和缺点已如上所述,故此才有新编感恩经的出现。第四式感恩经的结构是仿效东方礼的模式。它有固定的颂谢词(不可以其它的颂谢词代替),其前半部分集中于感谢:为天主自身的永恒、伟大、慈善;为天主的创造万物和人类;为天主派遣圣子降生救赎犯罪的人类;为天主派遣圣神到教会中继续救主的工程等动机而感谢天主。其后半部分,自成圣体圣血始至结束,与其它感恩经结构类似。值得一提的是为儿童弥撒的感恩经,除了用简单易懂的词句外,也插入新的成分:在各段祷词中插入儿童的欢呼短句,以支持儿童的注意力,使得感恩经更显得活泼。分析近年来其它新编感恩经,并非全部合乎标准,但仍有美好而有价值的创作;这说明感恩经也可适应于本地的文化,掺入新的要素,并对各种要素针对本地的需求作适当的组合,因而各式感恩经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构。

 

Leave a comment »

感恩经

目前《感恩祭典》中有四式感恩经可供选用,但经常有教友问:「为什么主祭神父常选用第二式」?这种作法虽然合法,但是与教会编订多式感恩经的目的显然不合。各式感恩经的基本内容和结构虽大致相同,然而表达的方式和一些细节则各具特色。其实,弥撒所庆祝的基督奥迹意义非常丰富,需要从各种角度去发现和体验,这正是多式感恩经的主要目的。就如四部福音所记载的虽是同一位基督,但记载的方式和重点却各有不同,使我们可以由不同的角度去认识祂。所以四部福音都是需要的。为了善用教会提供的各式感恩经,需要对其意义有基本的认识,然后再按牧灵与灵修方面的需要加以选用;选用时,不应以经文的长短为标准。
在梵二后,除了旧有的、已经用过十数世纪的罗马感恩经(拉丁文旧称:Roman Canon)外,教会又编订了三式感恩经,收录在《感恩祭典》中。由于各地方主教团的要求,礼仪圣部批准了三式儿童弥撒感恩经和两式修好弥撒感恩经。

1. 第一式感恩经:极可能是在第四世纪教宗达玛苏一世时代,以拉丁文写成的;此后,每个时代又按需要而修订、补充,在教宗国瑞一世(590~604)才予以固定化,往后也仅有一些次要的修改或增删。教会在梵二新礼弥撒经书出版前,一直是采用此感恩经,并且以华美的拉丁文诵念。本经文的特点有:为不同的庆节提供变化(如不同的颂谢词、为教会的祈祷词等部分),或为感恩,或为求恩;特别强调弥撒之祭献幅度。为十数世纪的罗马教会而言,它也是个共融的记号,因为见证了教会传自宗徒的特性。
但自改用本地语言举行礼仪后,发现本感恩经有若干弱点,如:整体结构缺乏内在连贯性,有如由一连串各自独立的经文堆砌而成,尤其是整篇经文(除结束词外)未曾提到圣神。曾有专家试图予以修订,但意识到实质的「翻修」将破坏经文的基本精神,因而仅就次要枝节作些弹性的改变,如缩减圣人名单、省略每段经文的「阿们」以及1962年,若望二十三仅加入“圣若瑟”的名字等。依照教宗保禄六世的指示,保留此感恩经文的原貌,以对此经文十几世纪来对圣化信友之功表示尊重,此经文可在任何日子选用,但适于有专用经文的节日或庆节,如圣诞节、复活节等。

2. 第二式感恩经:根据第三世纪西玻理编的感恩经改编而成,也是最古老的感恩经。由于原著十分简短,为适于现代人应用,增加了三圣颂、呼求圣神祷词、求恩祷词等部分;祷词中特别强调耶稣为人类牺牲完全出于自愿。此感恩经是最短的一式,主要提供平日弥撒之用。因此,总论鼓励者,在主日的感恩祭中尽力使用其他的感恩经。

3. 第三式感恩经:按意大利礼仪学家,Cipriano Vagaggin的建议,参考东、西方礼仪传统中各式感恩经而新编的,长度较适中,且无固定颂谢词,内容强调圣神的功能及圣神与祭献的密切关系;是圣神使我们团聚,一起向天主奉献完美之祭。各段经文有明显的连贯性,适于圣诞期、复活期主日,以及其它大庆节之用。
4. 第四式感恩经:参考东方礼仪圣巴西略和圣雅各伯传统编写而成的,有一固定的颂谢词。内容极具神学意味,多引用圣经主题,显示出天主在整个救恩史中所作的奇妙事迹,而导引我人感谢天主。适于常年期的主日或平日。

除上述新感恩经外,教宗保禄六世于一九七四年又批准并公布另外五式感恩经:三式为儿童弥撒;二式为修好弥撒(为一九七五圣年特别编订)。每地区的主教团可为当地编订专用的感恩经,但需经过礼仪圣部认可。实际上,许多国家已为特殊的需要编订了专用的感恩经。

Leave a comment »

Praefatio,颂谢词

 

“颂谢词”一词,来自拉丁:Praefatio,意为隆重大声诵读的祈祷词。现在专门指感恩经前的“引言”(prologue)。

在早期的感恩祭典中,Praefatio,我们现在所谓的颂谢词却由“VD” 取代,因此,当我们找颂谢词时,要在VD中才可以找到。那么“VD是什么呢? 它是来自拉丁 ‘Vere dignum’相当于英文:very/really worthy,意为非常,很合适、相称、受之无愧等,或如我们弥撒中所用,这是理所当然的。

颂谢词主要的神学思想是歌颂、称扬、赞美天主在救恩史中伟大的作为,回顾救恩的历史,并且在我们中间重行奇迹异事。每当教会纪念圣人时,就是宣认天主在我们中间重行奇迹异事。由此可见,纪念圣人的行动,不是歌颂圣人的德功,而是歌颂、赞扬天主在他们身上所行“奇迹异事。”

不知道中文感恩祭典中,有多少个颂谢词,英文中,若加上儿童及修和弥撒的颂谢词,则有九十个之多。其中:

将临期 2

圣诞期3

四旬期10

复活期5

常年期:主日8,平日6

亡者5

大体上,颂谢词可分为“通用”(Common)和专用(Proper)两大类。有季节性专用的,如将临期,也有圣人专用的。

在有专用颂谢词的弥撒中,不可以使用其他的颂谢词,如甲年四旬期第三、四和五主日的颂谢词,以及第四式感恩经中的颂谢词。没有专用的颂谢词时,可以使用通用的颂谢词,如圣女依搦斯,则选用圣人通用的颂谢词即可。

Leave a com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