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圣经分享

基督救恩的普世性

常年期第二十一主日 6618-21125-711-13 1322-30

旧约十二小先知中有一个很美的故事,即约纳先知的故事。

天主要他到当时尼尼微去,向当地人宣讲,好使他们回头改正,弃恶从善。但他没有......

这个故事的重要十分明显,天主爱所有的人,天主的救恩不只为以色列选民,而是为所有的人而准备的。简言之,天主的救恩是普遍的。

天主爱所有的人,天主的救恩是普遍的是今天礼仪中读经的主题。

读经一说:上主这样说:「我要聚集外邦人和所有说各种语言的人。他们都要前来,瞻仰我的荣耀。我要在他们要从各民族中骑马、乘车、坐轿、骑骡、骑独峰驼,把你们全部的弟兄送到我的圣山耶路撒冷来.天主主动地要聚集外邦人所有说各种语言的人。他们都要前来,瞻仰我的荣耀。从前,梅瑟只不过从天主的背后瞥见天主的光荣,现在所有的民族都看到天主的光荣了。不但如此,他们要从各民族中骑马、乘车、坐轿、骑骡、骑独峰驼,把你们全部的弟兄送到我的圣山耶路撒冷来。这完全表达了天主爱所有的人,救恩是为所有的人而准备的。

今天的福音延续了读经一的思想。

福音说:将来从东方、从西方、从北方、从南方,都有人来,在天主的国里欢宴。所谓的东方、西方、北方、南方是指世界的四面八方,全世界,全人类都有可能在天主的国里享受荣福。耶稣提醒当时的人,天主不只是以色列人的天主,而是全人类的天主;耶稣所建立的天国是为所有的人,耶稣所带有的救恩不局限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宗派和组织,而是为所有的民族。

基督的救恩是普世性的。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安慰。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主教们在当时宗座代表刚恒毅总主教的领导下,曾在上海举行会议。会议后全体去佘山朝圣, 在进教之佑圣母像前, 公诵一篇奉献中国于圣母诵。 这篇经文后来在中国广为流行。 其中有一句这样祈求圣母的话,说:

恳求怜视中国亿万人民,皆尔圣子圣血所赎,尔大功之转求, 赐之同归耶稣圣心以得生命圣德之源,而共成一栈一牧。

这句经文十足表达了我们对基督救恩普遍性的信念。我们相信,中国的亿万人民也都是耶稣圣血所救赎的。我们也都有名分同归耶稣圣心,共享耶稣带给我们的救恩。我们也都可以希望与普世教会共融,而共成一栈一牧。

总之,本主日的弥撒礼仪给我们指出了基督救恩的普世性。

虽然如此,今天的福音不排除个人的努力。耶稣说,你们应该竭力由窄门进去,因为天国是以猛力夺取的。读经二也有类似的说法:各种惩戒,在当时,似乎不是乐事,而是苦事;可是,以后,为那些这样受过训练的人,就会结出正义与和平的果实。同时,耶稣告诫他们要把握时机,因为将来有许多人,要想进去,却不能进去。等到家主起来关了门,你们才站在外面敲门,说:『主!请给我们开门吧!』家主要回答你们说:『我不知道你们是从哪里来的。』这说明进入天国也具有时间性。

这些话语的宗旨是强调进天国的困难及条件的严格,劝勉人们生活谨慎,及时准备善终,这样才不致将来被摈弃在门外,进不了天堂。生活要圣洁、行为要正直,“直到基督的日子,常是洁净无瑕,赖耶稣基督满结义德的果实,为光荣赞美天主”(斐111)免得被拒绝在门外。即使跟基督一起吃过、喝过被拒之门外还是有可能的。Believe what you read, teach what you believe, and practice what you teach

那么,今天的读经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1、基督带来的救恩是普世性的,天国是为所有的人。这就是我们大公教会的精神,我们不说只有我们信天主的人能得救,这样天国上的人太少了。

2、耶稣提醒我们,不要以为领洗是进入天国的通行证和门票,只要向售票员——天主——出示门票,就可以进入天国;又或者认为自己已经经常参与弥撒,及领受过耶稣基督的体血,便不再努力,以为自己已有资格进入天国。可是,虽已参加教会却不坚守爱德,身在教内而心在教外的人,仍旧不能得救。

各位,一言以蔽之,今天的读经给我们指出了基督救恩的普世性。

 

Leave a comment »

等待

常年期第十九主日

18:6-9

1232-38

论文等待的经历.....等得好辛苦、好心痛。

这次等待带出了今日读经的主题:等待。

读经一:读经让我们看到了犹太人等待着离开埃及。智慧篇的作者提到以色列人在离开埃及的那个时刻做好的准备:「你的子民所期待的,就是义人的救援,和仇人的灭亡。」

犹太人等待天主的介入,等待天主的救援。天主给他们时间,意思是说让他们等待天主的到来。

第二篇读经给我们谈了信德,信德也是等待的一个方面。

信德实在是我们整个基督信仰生活的基础。没有信德,就没有希望。没有信德,就没有爱德,就不能在爱中顺从天主的愿望。

早在旧约圣经中天主就从亚巴郎开始教育祂的子民要有信德。亚巴郎有完美的信德,这个信德促使他完全顺从天主。希伯来书的作者说:「因着信德,亚巴郎一蒙召选,就听命、往他将要承受为产业的地方去了:他出走时,还不知道要到哪里去。」

福音中耶稣强调等待的必要。在这个段落中,他讲了仆人等待主人归来的比喻。

主人出了门,他要回来,但是不知道他回来的确切时辰。因此仆人们该当束起腰,点着灯等待,当主人回来的时候立刻给他开门,让主人看到他们在等待着他。

另一方面,在回答伯多禄的问题时,耶稣指出了等待主人的一种情况:谁不等待主人的归来,心想他会很迟来到,就任意行使各种的自由,在多样事上滥用职权。一个管家心里说:"我的主人必然迟来",于是开始拷打其它仆婢,吃喝醉酒。在不等待主人的时候,一切过火的行为都做得出。

对基督徒的生活而言,做好准备是基本的态度:因为我们等待着基督。不是说准备好为了上路,为了去旅行,做好准备是为等待一个人,所等待的就是上主。

但是,如果我们忘记对天主的这一等待,那么,我们就会偏离生活的方向,寻求其它的满足,其它的乐趣,四处奔忙,我们的存在便失去了方向。

谁若竭尽全力朝这个方向走,就没理由担心上主何时回来:他在等待着上主,为能喜悦地迎接祂。

我们请求天主赐予常准备祂回来时迎接祂的恩宠。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在死亡的时刻肯定会发生。我们决不能让自己处在天主的恩宠之外,处在招致天主对我们进行公义判决的处境。

 

Leave a comment »

Ad Orientem/Orientation/面向东方

    为初期教会而言,面向东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礼仪姿势,并且深深地影响了初期教堂的建筑。有学者指出,位于幼发拉底河中部Dura Europos家中的房间——基督徒聚会的地方——就是面向东方的。大部分东方礼教堂的建筑一开始就有面向东方的做法(The Apse on the east side),罗马的教堂,如拉特朗、伯多禄及保禄大殿,开始时是在西边的,即所谓的western Apse,但从420年开始,这些教堂的至圣所便开始面向东方/朝东。因此,原来位于教堂顶端的主教座不得不移向至圣所的边侧,好使主祭与会众向着同一的方向——东方——祈祷。尽管,以前,主祭举行礼仪时是面向会众的。
为什么要面向东方呢?不言而喻,这是犹太人的"传统"。犹太人一天中有多次祈祷的习惯,但不能亲临圣殿祈祷,于是他们在家打开窗户向着耶路撒冷圣殿祈祷;被充军到巴比伦的犹太人亦是如此,面向东方祈祷。我们可以在希伯来文圣经中找到有力的证据,即《达尼尔先知书》:“达尼尔一知道君王签署了这项文告,便回了家。他楼房的窗户是向着耶路撒冷开的——他每天仍照常三次屈膝跪拜,祈求称谢自己的天主”(6:11)。今天,虔诚的犹太人仍面向耶路撒冷圣殿祈祷,期待来临默西亚的/默西亚的来临(the coming Messiah)。
基督徒继承了"犹太人的这种传统",但是,基督徒面向东方,是因为基督徒相信基督是“东升的朝阳”(the rising Sun),并且相信基督将再次从东方光荣地降来(the returning Lord in the east):“如同闪电从东方发出,直照到西方,人子的来临也要这样”(玛24:27)。显然,这具有末世的幅度,这也是和犹太人面向东方的不同之处。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意识在历史的过程中渐渐被淡忘了,慢慢地消失了。梵二后的今天,对初期基督徒面向东方的祈祷的这种意识好像不复存在、荡然无存。或许,天主真的不希望基督徒忘记这古老的传统,当今的教宗——本笃十六——就多次提醒关于“Ad Orientem”的问题。近来,越来越多的主教也开始注意到这一个问题(
http://www.zenit.org/article-26633?l=english),这应该不是一个坏现象。

Tulsa Bishop Explains Why He "Faces East"
Expresses Desire to Recover "Authentic" Worship
TULSA, Oklahoma, AUG. 19, 2009 (Zenit.org).- The bishop of Tulsa explains his decision to celebrate Mass at the diocesan cathedral "ad orientem" — facing east — as an effort to recapture a "more authentic" Catholic worship.Bishop Edward Slattery affirmed this in an article featured in the September edition of the Eastern Oklahoma Catholic, titled "Ad Orientem: Revival of Ancient Rite Brings Multiple Advantages, Some Misperceptions."In a discussion about liturgy, the prelate said, it is necessary to grasp this "essential" truth: "At Mass, Christ joins us to himself as he offers himself in sacrifice to the Father for the world’s redemption."He reminded his readers that "all of the faithful offer the Eucharistic Sacrifice as members of Christ’s body" through baptism.The priest has a unique role in this offering, the bishop affirmed, to stand "in the person of Christ, the historic Head of the Mystical Body, so that, at Mass, it is the whole body of Christ — Head and members together that make the offering."Bishop Slattery explained that "from ancient times, the position of the priest and the people reflected this understanding of the Mass."As well, he added, "everyone — celebrant and congregation — faced the same direction, since they were united with Christ in offering to the Father Christ’s unique, unrepeatable and acceptable sacrifice."The prelate continued: "When we study the most ancient liturgical practices of the Church, we find that the priest and the people faced in the same direction, usually toward the east, in the expectation that when Christ returns, he will return ‘from the east.’ "At Mass, the Church keeps vigil, waiting for that return. This single position is called ‘ad orientem,’ which simply means ‘toward the east.’"This traditional posture lasted for nearly 18 centuries in the Church, he noted, as something that was handed on from the time of the Apostles.Journey togetherThe bishop observed that this single eastward position "reveals the nature of the Mass" as an act of worship shared by the priest and the congregation.However, he said, this "shared orientation was lost" as the priest and people became accustomed to facing opposite directions.Bishop Slattery explained, "This innovation was introduced after the Vatican Council, partly to help the people understand the liturgical action of the Mass by allowing them to see what was going on, and partly as an accommodation to contemporary culture where people who exercise authority are expected to face directly the people they serve, like a teacher sitting behind her desk."Unfortunately, he added, this change had some "unforeseen and largely negative effects."Not only was it a "serious rupture with the Church’s ancient tradition," the prelate asserted, but it also "can give the appearance that the priest and the people were engaged in a conversation about God, rather than the worship of God."He stated that it also "places an inordinate importance on the personality of the celebrant by placing him on a kind of liturgical stage."The bishop noted Benedict XVI’s appeal to "draw upon the ancient liturgical practice of the Church to recover a more authentic Catholic worship."He continued, "For that reason, I have restored the venerable ‘ad orientem’ position when I celebrate Mass at the cathedral."This gesture, he stated, is not one of rudeness or hostility toward the faithful, nor an attempt to "turn back the clock."Rather, Bishop Slattery affirmed, it represents the fact that "we journey together to God."As well, he continued, it is an attempt to respond to the Pope’s invitation to "discover what underlies this ancient tradition and made it viable for so many centuries, namely, the Church’s understanding that the worship of the Mass is primarily and essentially the worship which Christ offers to his Father."

Leave a comment »

圣母雪地大殿

圣母雪地大殿

 

今天教会纪念——自由纪念——罗马四座著名的大殿之一,圣母雪地大殿的奉献日。该大殿和其他:拉特朗、伯多禄、保禄大殿被誉为教堂之母。

 

圣母雪地大殿的由来

该大殿可追溯至君士坦丁执政的时期。在教宗利贝力乌斯改为教堂之前,它是一个贵族家庭的财产,被称为sicinini宫殿。据说,有一天,该主人若望及其妻子来到教宗前,说要把这地方奉献给圣母,因为他们没有孩子可以继承。这对夫妇热切祈求圣母指引,为纪念她他们应该做什么样的工作。圣母借着奇迹满全了他们的愿望。八月五日——那是罗马非常热的一天——夜里下起了雪。同一天的夜里,圣母借着同样的梦告诉他们夫妇俩在有雪花覆盖着的地方建造圣殿,以资纪念。

若望立刻向教宗讲述了整个事情的经过。教宗也做了同样的梦。第二天早上,教宗同神职以及教友们游行到那个覆盖着雪花的地方,并做记号将在此建造大殿,纪念并恭敬圣母。

 

大殿的重要性

大殿是在教宗西斯督六世时开始重建的。其重要性有三:

1、这是厄弗所大公会议(公元431年)的纪念性的建筑物,因为在该大会中确定了圣母不但是基督之母,也是天主之母,并以此大殿奉献给圣母,因此该大殿是西方教会最古老的圣母大殿。

2、该大殿是罗马的耶稣诞生堂,犹如犹大的白冷;从第七世纪开始,人们认为本大殿保存着白冷的马槽。同时,该大殿也是集会弥撒的教堂(station church, 教宗在将临期第一主日、圣诞节前夕、圣史——若望的庆日等在此举行弥撒。由于手头没有拉丁的感恩祭典,因此,不知道是否还一直保持着这古老的传统。

3、该大殿是第一个圣母的朝圣地,是世界各地所有圣母朝圣地之母。

 

愿借着此纪念日,增加我们对圣母的热爱和对天主的爱火。

Leave a comment »

认识福音中的玛利亚玛达肋纳

 

圣妓

大约两千年以来,基督徒们都认为,玛利亚玛达肋纳是一个妓女。她听了耶稣感人的道理后,远离了罪恶的生活,悔改了。从那时候起,她试图跟随耶稣犹如门徒一样,奉献终身爱慕侍奉祂。

我们会认为她应该是一个漂亮、美丽、蓄着长发的妇女。她为自己的罪过而后悔,在某种程度上说,她象征着教会的悔改。在许多相片与绘画中,她被描绘为一个穿着诱人的深红色外衣——放荡的象征,蓬头散发——当时妓女特有的习俗,跪伏在十字架前或跪伏主前。

尽管如此,假如我们在新约中找这样一个有罪的玛达肋纳,我们将一无所获。我们找不到一个单独的故事能反映她整个的形象。那么,我们对玛达肋纳有罪的观念是从哪里来的呢?

如果我们细查新约,我们得知至少有五处提到玛达肋纳。

 

赋予她名字的那座城

我们第一次读到玛利亚玛达肋纳,是在路加福音的中间部分。福音说,那时,耶稣经过乡村,宣讲天国的喜讯,十二宗徒跟着祂,还有一些曾附过恶魔的妇女。在她们中有个名叫“玛达肋纳的玛利亚,从她身上赶出了七个魔鬼;还有约安纳,即黑落德的家宰雇撒的妻子,又有苏撒纳;还有别的许多妇女,她们都用自己的财产资助他们”(路82-3)。

所以,我们看到,在跟随耶稣的妇女中,她居首位。她的名字是玛利亚,希伯来文的意思是美丽、漂亮的。这名字是耶稣时代最普通和最普遍的名字之一。因为这是梅瑟姐姐的名字(出1520),所以,许多人都想自己的家里有一个“玛利亚”。这样,我们对这个如此经常被使用的名字就有了一个概念。这足够可以从那些在耶稣十字架下妇女的名字中看出来:“在耶稣的十字架旁,站着祂的母亲(玛利亚)和祂母亲的姊妹玛利亚,还有克罗帕的妻子玛利亚和玛利亚玛达肋纳”(若1925)。在这一小群的妇女中,她们都叫玛利亚。

因此,当人们取名为“玛利亚”时,他们就用一些描述性的词语加以区分。如某某人的妻子玛利亚,或某某人的母亲玛利亚,或某某人的姐妹玛利亚。不过,在玛利亚玛达肋纳的例子中,人们叫她“玛达肋纳”是因为她生于一个名叫玛达拉的小镇,该镇位于加里肋亚海的西边,离北边的提庇亚城大约有五公里。因此,玛达肋纳不是一个妇女确切的名字,而是她出生地的别名,如同我们现在所称的一样,来自巴黎的叫“Parisian”——巴黎人;或来自亚洲的叫亚洲人。但是时间久了,也就成为了她正式的名字了。

 

总是第一

在圣经中,第二次出现玛利亚玛达肋纳的是在耶稣被钉十字架的时候。“还有些妇女从远处观望,其中有玛利亚玛达肋纳,次雅各伯的母亲和若瑟的母亲玛利亚及撒罗默。她们当耶稣在加里肋亚时,就跟随了祂”(谷1540-41)。在那些妇女中,她是第一看到耶稣惨不忍睹死亡情景的人。圣经就这样提到了她。

第三次提到她是耶稣从十字架上被卸下来时。那时,在公议会中颇有名望的阿黎玛特雅人若瑟,请求比拉多允许他拿走耶稣的遗体。然后,他用殓布把耶稣的遗体包了起来,并把祂安放在坟墓中。此后,马尔谷加了一句说:“那时,玛利亚玛达肋纳和若瑟的母亲玛利亚,留心观看安放耶稣的地方”(谷1547)。

第四次是一周的第一天的清晨。一些妇女,其中有玛利亚玛达肋纳去看耶稣的坟墓。当她们到达那里时,她们看到坟墓已开了,里面空无一物。她们看见一位身穿白衣的少年,他告诉她们耶稣已经不在那里了,像祂自己所说的,祂已经复活了(谷167)。从这里我们得知,玛利亚玛达肋纳是最先得知耶稣复活的妇女之一。

第五次、最后一次提到她的时候,是她离开圣墓后,意外地遇见了复活的耶稣,她就向宗徒们传报了这个好消息(玛289-10)。

 

寻找七个魔鬼

正如上文所列出的,在福音中,玛利亚玛达肋纳总是出现在备受嘉许的地方。然而,传统上却把这个妇女——耶稣的一个门徒、一个忠实的跟随者、复活的第一个卓越见证人、宗徒——沦为臭名昭著的妓女。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一切都起源于路加隐含的记载。当第一次提到她时,路加说:“从她身上赶出了七个魔鬼”(路82)。读者们想知道路加这样的描述到底有何意义。因此,他们猜想,如果她身上有过七个魔鬼——用了暗示情况最糟糕的象征数字,那么,她的过去一定很可耻、很堕落。

因此,圣经的读者们也问:耶稣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从她的身上驱逐过七个魔鬼呢?至此为止,路加福音只提到一例病人的痊愈——治好伯多禄的岳母(路438-39)。那么,其它的“治愈”发生在什么时候呢?于是,他们试图在第二个妇女,该城的一位妇女身上找到答案,她是一个来请求耶稣宽恕自己罪过的妇人。在路加福音中,圣史在提到玛达肋纳名字之前,恰记载了悔改罪妇的故事。

 

以泪洗脚

的确,路加记载,有一次,耶稣被邀到一个名叫西满的法利塞人家里用餐。当他们坐席时,进来了一个城中的罪妇,她坐在耶稣的脚下,就哭开了,并用自己的头发,擦干被自己眼泪滴湿的耶稣的双脚。主人立刻认出了她,因为她是一个声名狼藉的城中罪妇,使他惊奇的是耶稣居然允许她触摸自己。

知道了西满所想的以后,耶稣却为这个妇女辩护并借此批评了他。作为东道主的西满,当耶稣来时,他没有遵守他们的欢迎礼,如洗耶稣的脚、亲吻耶稣的脚、用香液擦洗耶稣的脚。由于这些事他一件都没有做,因此,他对耶稣的爱意和感恩少之又少。但是,这个为自己罪恶恸哭、请求宽恕的妇女却在耶稣前表现出谦卑与感恩(路736-50)。

在这个故事后,路加第一次提到了玛利亚玛达肋纳的名字(路81-3)。这样就产生了一种假设:那位痛哭自己的罪过并得到耶稣宽恕的无名妓女,那位路加没有透露姓名以至于让读者认出她身份的妇女,就是耶稣在她身上赶走了七个魔鬼的那一位。

 

第二个错误

现在,玛利亚玛达肋纳,第二次与另一个妇女被混淆而成了妓女。马尔谷记载,耶稣在临死前几天,再次受邀赴宴,不过,这次是在伯达尼城内。在那里,另一个妇女——第三个,带着一瓶珍贵的香液走近耶稣,并把香液倒在耶稣的头上。在场的人都非常生气,因为他们觉得她的行为过于浪费。但是,耶稣却为她辩护并欣赏她所做的(谷143-9)。

马尔谷福音中的这个妇女所做的似乎与路加福音中的那个罪妇所做的一样,这个事实使得读者认为,圣史们指的是同一个人,即玛利亚玛达肋纳。因此,圣经的读者就认为这三个妇女——附有七个魔鬼的玛利亚玛达肋纳、城中的罪妇和伯达尼的妇女,是同一个人。在若望福音中,伯达尼的这个妇女就是拉匝禄的姐妹、玛利亚;到最后,她也被误认为是一个妓女。

可怜的玛达肋纳没有得到怜悯与同情。后来,传统把她与那有六个丈夫的淫乱的撒玛黎雅妇人等同起来(参阅若418),甚至与犯奸淫时被抓的妇女等同起来(若81-11)。每当福音提到无名妇女淫乱的行为时,总是归咎于玛达拉的这位玛利亚。

许多教父却反对这样的认同,如公元四世纪的奥斯定、公元四世纪的盎博罗修和厄弗冷。不过,大额我略教宗,在公元 591年的914日星期五,在罗马圣克莱孟大殿的一次著名的讲道中,第一次确定了她的身份。那天教宗说,“我们认为路加称之为罪人的那一位,以及若望称之为玛利亚的那一位,都是指从她身上被赶走了七个魔鬼的玛利亚。如这七个魔鬼不是指罪行的话,那又能指什么呢?”

所以,从第七世纪开始,人人都相信前面所提到的三个妇女的确是指同一人。

 

从罪妇到病妇

然而,那些精心研究这课题的圣经学家们反对这样的看法,并主张所指的是三个不同的妇女。

第一个的确是玛利亚玛达肋纳。现在他们认为,“被赶走了七个魔鬼”,与她过着罪恶的生活毫不相干,而是与她的疾病有关。而且,在新约中,我们也找不到一处提及,附魔的人就等同于有罪。福音中多次详细地记载这些事件,如腓尼基妇人那附有邪魔的小女儿(谷730)和那个从小就附有邪魔的男孩(谷921)。不过,在提及的这两个例子中,他(她)尚未达到判断是非的年龄[1],因此,他(她)也就不被认为是罪人。

再者,当路加描写玛达肋纳时,他说她是曾附过恶魔或患病而得治好的妇女之一(路82);他没有说她是从罪恶中悔改的妇女。因此,玛达肋纳附魔不一定意味着魔鬼使她犯罪,使她生病倒有可能。因此,提及七个魔鬼附在她身上不是指,她是一个罪恶滔天的人,而是指她是一个病入膏肓的人。

因此,我们没有理由认为,玛利亚玛达肋纳就是那个在耶稣脚前恸哭的罪妇。

 

已消失的名字

因此,那个无名的罪妇不是玛利亚玛达肋纳,是另外一个不同的妇女。路加圣史以无名氏提到她。我们也不知道她的名字。但是,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她是第三个女人,就是在耶稣临死之前,把香液倒在耶稣脚上的那个来自伯达尼的女人呢?不,我们不可以这样认为。她们也不是同一个人。如果是这样,那么,为什么她们在福音中做同一件事而出现呢?

圣经学家们说,在福音写成之前——因此是在福音前的传统中,有两个妇女前来向耶稣表达敬意的故事。第一个,就是用自己的眼泪洗耶稣的双脚,并用自己的头发擦干祂双脚的罪妇;另一个就是那个把香液倒在耶稣头上的妇女。第一个罪妇如此做为求得宽恕,而第二个妇女则是预报耶稣死亡的到来。当路加写福音时,他知道第一个罪妇的故事,所以就把这故事编入了自己的福音(路736-50)。但是,马尔谷和玛窦却只知道第二个好心妇女的故事,所以,马尔谷也把它编入了自己的福音(谷143-9)。

 

蓬头散发

当最后一位圣史——若望写福音时,认为两个故事是同一个故事。所以,他提供了另一个说法,就是把两个故事合并在一起。在福音中,他所记载的故事如同马尔谷所记载的一样。耶稣临死之前,祂受邀到伯达尼赴宴,在那里有一个善心的妇女带着香液来敷抹祂,并宣告祂的死亡即将来临(若121-11)。但是,若望也加入了一些来自路加故事的资料,使他自己的故事看起来更有趣。

例如,若望说, 这妇女把香液倒在耶稣的脚上!这是可笑的一件事。人们要么抹在脸上,要么抹在头上,使脸上和头上能香气袭人,如同我们今天所做的一样。把香液抹在脚上就毫无意义。毫无疑问,若望这样记载是受到路加的影响:就是受了那个用眼泪洗耶稣双脚的城中罪妇的影响。

还有,若望记载,这个妇女把香液倒在耶稣的脚上,然后擦干!敷抹香液后擦干,意义何在?这是因为若望引用了路加的记载,在路加福音中,罪妇用滴落下来的泪水洗耶稣的双脚。

最后,若望记载一个蓬头散发的伯达尼妇女。在耶稣的时代,在公开的场合,头发松散下垂是不合体统的,只有妓女才那样做。一个来自伯达尼的好心妇女怎么会被描写成这样呢?这是因为若望再次受到路加福音中罪妇的影响,采用了那些资料而成的。

总之,大众犯的错误就是把三个不同的妇女视为一人。一、附有七个魔鬼的玛利亚玛达肋纳;然后,是路加福音故事中没提名字的妓女,最后是来自伯达尼的好心妇女。她在若望福音中具有路加福音中罪妇的特征。

 

无伤大雅的记号

由于这些混淆不清的表达,好几个世纪以来,天主教一直以为玛利亚玛达肋纳就是一个妓女。从这个错误中,使用玛达肋纳作为妓女委婉语的习惯也就出来了。因此,那些让妓女恢复正当职业的团体被称之为玛达肋纳之家。在中世纪,私生的女孩也都叫这个名字。还有些人认为,玛达肋纳是妓女的主保。

尽管,我们在福音中看到,玛达肋纳仅是一个被耶稣治好的病危者,之后,她无条件地跟随了耶稣,在祂被钉十字架时陪同祂,协助安葬,见证祂的复活,而且是第一个实践传报耶稣复活使命的人。

但是,我还是认为,玛达肋纳没有被误传。凡是与基督相遇的人都经历了彻底的改变,并把过去的不对置之脑后。把罪恶的生活置之脑后,并且不再度那样的生活,就是彻底改变的结果。


 

 

Leave a comment »